古老翘街新活力 红色旅游引客来
2018-07-18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7月17日,与第十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媒体记者走进黎平翘街,只见人来人往,游人如织。“红色文化旅游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红色文化激活当地旅游业。”黎平县委宣传部的那志奎说。
1934年底,中央红军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占领黎平后将总司令部设在这里。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
在黎平翘街街区的经营业态以字画古玩、旅游商品、民族工艺品、传统工艺制作销售为主,依然是黎平周边地区的旅游工艺品集散地。趁着旅游产业发展的春风,在翘街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土壤中,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文旅产业在这里落地生根,同时也为古老的翘街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拥有600年历史的翘街历久弥新,焕发新颜。
在翘街,有这样一位普通却不平凡的侗族妇女,她身体患有残疾,近40年来,怀着对侗族服饰的喜爱和执着追求,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女孩,通过不断努力,坚守侗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研发和利用,如今已成为黎平屈指可数的民族民间服装设计大师,成立了黎平民族刺绣服饰厂,她就是翘街民族民间服饰产业最早的创业者之一—— 钟声佩。
多年的艰苦奋斗,钟声佩收获颇丰。2009年获黎平县巾帼示范户;2012年以手工刺绣作品“美丽黔东南”获“百佳绣娘”称号;2014年获得贵州省巾帼示范户称号;2015年获“最巧侗乡绣娘”民族服饰展示及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2016年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全国刺绣艺术杰出传承人”培训;2017年参加世界银行项目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学习。
谢氏家族经营的“九如堂”,是翘街现存年代最久远的一家百年老字号。谢家道光年间就从湖南搬迁到了翘街,开起了中医药铺。这个世代相传的中医世家,在此经营已有一个多世纪,到现在传到谢廷跃手里,已经是第五代了。走进“九如堂”就像走进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这栋房子还保留着谢家在清朝末年建设的模样,世代相传的中医问诊也同样保留传承了下来。
直至今日,谢家的“九如堂”仍是以经营中医药为主要收入来源,在黎平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春风下,在杭州下城区与黎平县东西部对口帮扶开启的新征程中,九如堂药店开启了与侗品源合作社的文产合作之旅,将借助“村落IP”系列产品的开发,联合打造黎平侗族特色小香包品牌,将五代传承的中医药世家的中药秘方装进绣娘或染娘制作的刺绣或靛染作品里,制成香囊、绣枕等产品,通过将文化资源与产业资源相结合,共同培育品牌。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黎平的旅游业发展火热,翘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在黎平的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现在,民族民间服饰产业作为一项文化旅游产业在古城翘街遍地开花。十余家服饰工厂,上百台缝纫电车“扎扎扎”地响个不停,成为翘街景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红色旅游做基色,几百年的历史做铺垫,2017年黎平会议纪念馆共接待游客59.18万人次,截至2018年上半年,黎平会议会址就接待游客29.17万人次。(王道东)
来源:黔东南日报

猜你喜欢

滁州南谯区打造“四园”加快山区经济转型升级


选定“二线旅游城市”


红色旅游景区腊子沟——陇南南河乡任藏新农村


庄河芙蓉镇秘史:鳌拜后人躲家族劫难藏身处


归龙山:红色物种基因库


走进多彩湘潭 血性中不乏婉约


海南红色旅游七月迎来热潮


嘉兴红船旅游节6月21日拉开帷幕


红色游”释放更多“红色力量”


将红色旅游的魅力 展现给更多游客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党支部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教育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迎接体质与艺术素养监测


不忘初心 向英雄致敬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天仙镇中心小学开展故事演讲比赛


青岛航空空姐空少身穿制服下地插秧 目的推广海水稻


国画宗师蒋兆和故居陈列馆泸州开馆 他曾创作抗战长卷《流民图》


不忘初心 特型演员缪世璇到嘉兴南湖参观学习


泸州工商联“忆初心 感党恩 记使命 担责任”教育培训在遵义举行


七七抗日战争纪念日 泸州抗战景观知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