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的景区也需要休养生息
2016-04-19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毛建国
今年3月底,黄山著名景点西海大峡谷和天都峰结束封闭轮休期重新对游人开放。黄山风景区近30年来坚持让主要景点实行定期封闭“轮休”,这一做法使黄山的景点永葆秀美,让人们常看常新。
在看到旅游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要看到旅游对景区生态造成的伤害。景区在开放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向来是舆论场的焦点话题,也让很多景区伤透了脑筋。我认为,对景区最好的保护,是让其休养生息。就跟人累了之后,只要能有充足的休息,就会得到一定的恢复。
黄山轮休的意义也正在于此。黄山轮休始于1987年10月,每个轮休期3至5年。近30年来已先后对莲花峰、狮子峰、丹霞峰、天都峰、始信峰等多处景点实行封闭“轮休”。这种“轮休”,并不是一封了之,而是定期“体检”。目前,黄山风景区的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区域环境噪声质量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标准。
黄山的“轮休”取得了生态保护的良好效果,虽然可能会影响门票收入,但站在景区保护的角度,明智之举溢于言表,这正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一种好办法,最重要的是推而广之。现在,黄山已经尝到“轮休”的甜头,应该把这一做法推广开来。这里,能不能实施“轮休”,如何实施“轮休”,主要就看景区如何对待遗产,如何认识保护,如何学会算账。“风物长宜放眼量”,所有景区特别是那些长期超负荷旅游接待的景区,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如果景区超过承载力,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就会遭致破坏,恢复力也会削弱,到时花再多的钱恐怕都难以弥补。不仅是自然景点,一些人造设施也应该“轮休”。如此就能有效保证安全,真正对游客负责。
疲劳的景区也需要休养生息。希望黄山的做法能够引起更多景区的共鸣,也希望这一做法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从而在所有景区制度化实施,让好办法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发展旅游要突出“个性”


春游出了事干脆废了算?


追问“川医” 清华、北大怎么不改名?


时评:旅游市场乱象丛生 媒体应积极正面引导


“厕所革命”:小厕所影响大旅游


政府门前“转运石”是在吹怎样的“歪风”?


文化旅游系列谈:游客购物店要有吸引物


酒城新报锋论谈:直挂云帆济沧海


“好干部”必须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头羊”


三亚宰客丑闻 拷问政府公信力


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新闻”不断的背后是管理的缺失


无视村民拦路“告状”县长“官威”从何而来


牛年第一掌掴 “掌书记”们的官威底气何来


学会换位思考 我为成都女孩赵某说两句


假如我是毛洪涛 老子就要好好地活着


贵州“大国酱乡”凭什么拉泸州酒为你垫背


从曹茜茜暴打保姆看明星土豪暴戾任性


泸州佳泰男科过度医疗 究竟谁的蛋在痛


香港艺人任达华被刺 保安事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选管结合 打好培养好干部的组合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