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人物

泸州妹儿陈巧茹:手捧“梅花”嫁川剧

2013-02-02 本站作者 【 字体:



 
酒城新报记者 初旭 文图
 
最近,中国戏剧两度 “梅花奖”获得者,成都市川剧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青年表演艺术家,第十二届文华表演奖、第十四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泸州妹儿陈巧茹好事连连,不仅加盟了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四川省文联主办,四川省剧协承办的梅花奖艺术团“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汇演艺术团,在彭州为观众表演了她的拿手曲目。她的川剧《马前泼水》还获得了第七届巴蜀文艺奖戏剧类金奖。说起这位泸州老乡,无不让人翘首赞赏。
 
边城少女崭露头角
 
    当代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成都市川剧院副院长陈巧茹原系张光茹高足弟子,借用一句曾经非常盛行的政治术语,师徒两代在川剧界硬是撑起了“半边天”。陈巧茹在国内海外都有很大名气,《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篇署名文章称陈巧茹为“川剧金牌旦角”,“中国戏曲的形象大使”。 '
    约40岁上下的陈巧茹,原名陈巧缘,出生在川黔交界的边城叙永。生父李洪书原系县川剧团文武小生,不幸车祸丧命,那时候的陈巧茹才6岁。大约因为家学渊源,陈巧茹自幼酷爱川剧,在继父陈祖平的大力支持下,1979年考入县川剧团,曾先后演出《百花公主》、《白蛇传》、《长生殿》等剧,她还在《双驸马》、《郑小姣》等剧中“反串”小生。1984年8月,宜宾地区文化局举办“迎国庆35周年文艺会演”暨川剧艺术比赛,陈巧茹初试莺喉,一曲《打神》,荣获川剧艺术比赛一等奖,在18个县市的36名选手中崭露头角。
 
   
      时值四川省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几位领导及办公室人员光临大会,审看参加全省第二届振兴川剧调演节目《日月葬》。陈巧茹演出的《打神》受到省上领导及专家的好评。审看小组中有一位戏剧评论家,名叫陈国福,与陈巧茹算是家门兼同乡,十分看好这棵戏曲新苗,推崇她是一只待飞的金凤凰,私下里鼓励她争取调成都,引荐她拜师张光茹。陈巧茹经过多方努力,果然夙愿得偿,1984年调到成都市川剧院,并将原名“巧缘”改为艺名“巧茹”,成为张光茹“茹”字辈弟子之一。
陈巧茹初到成都,没有住处,便寄住在张光茹老师家里,与张老师的女儿“巧巧”形同姐妹。张老师家在老南门的滨江畔,那里毗邻状元街四川省川剧院,陈国福老师家恰在剧院宿舍。其时,陈老师正在整理张光茹舞台艺术,相互往来频繁。一次,陈老师直截了当地提醒陈巧茹:“哎呀,你的‘苕音’太重了!我因为土音太重,常常遭到同事讪笑,你的土音比我更重,‘苕腔苕调’,怎么登得上成都的戏曲舞台哟?”张光茹也连声称是,陈巧茹的叙永腔太浓,为了改过来,经常不耻下问,向老师和同事请教,潜心改说成都官话,力求唱腔与念白音准、字正、腔圆。通过很长时间的磨砺,她说得一口流利的成都话,与人交流,还以为她是地道的成都妹儿呢。
 
“四川好人”誉满京城
 
     1986年10月,四川省川剧青少年比赛演出在成都隆重举行。陈巧茹作为成都市川剧院青年演员参赛,以她的成名作《打神》再试锋芒,荣获青年主角表演一等奖,在全省川剧界脱颖而出。陈国福老师非常高兴,特意在《四川日报》撰文评述道:“陈巧茹初向许云生老师学演此剧,后受张光茹老师的点拨,出色地塑造了又一个焦桂英的舞台形象。表现焦桂英哭告海神,陈巧茹背向观众,手抚神案,两次踮起脚尖,双肩用力上耸,旋即徐徐转身,木然瘫倒地上,剖析人物对神祗的企求与失望,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次年8月,四川电视台举行四川省中青年川剧演员泸州老窖《金鹰杯》电视大选赛,陈巧茹以《田姐与庄周》选场《劈棺》参赛,荣获最佳演员奖。
陈巧茹行当全,戏路宽,能戏多,能古能今,亦生亦旦,文武相兼,唱做双美,声、色、艺俱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中心子”旦角演员,梨园行旧称全班人买米吃饭的“当家旦角”,擅演新编历史剧《武则天》《目连之母》,传统戏《杨广逼宫》《装盒盘宫》《狐仙恨》,现代戏《二丫与秀才》《激流之家》等剧。1987年9月, 陈巧茹生平第一次进京,在首都戏剧舞台主演根据德国大戏剧家布莱希特著名话剧改编的川剧《四川好人》,从此声誉大震,遐迩闻名。首都一家报纸刊发专家座谈会评价说:“20岁的女演员陈巧茹首次赴京献艺,虽名不见经传,但在该剧中饰演人物思想性格迥异的沈黛与隋达,亦旦亦生,显露了才华,使人感到川剧新人辈出,朝气蓬勃。” 1991年12月,成都市川剧院在北京为陈巧茹举办个人专场,演出《打饼》、《劈棺》及《四川好人》,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带着《白蛇传》闯世界
 
     川剧《白蛇传》中的白娘子,通常由闺门旦与短打武旦前后衔接,共同担任,陈巧茹鼎力挑梁,一个人拉通全剧,保证了白娘子这一舞台形象的完整与完美。1993年1月,应法兰西世界文化之家邀请,陈巧茹随同成都市川剧院飞赴法国、瑞士巡回演出。世界文化之家成立于1982年,其宗旨是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剧院在法国16个城市巡回演出,到了欧洲最西边的城市、大西洋港口布勒斯特;也到了法国南部大城市、地中海岸边的蒙彼利埃;北边到了与比利时相邻的重镇里尔;东边到了靠近德国的斯特拉斯堡,遍及法国各地及其邻近诸国。他们还去瑞士的莫尔茨演出,总计38场。在享有“艺术之都”盛名的巴黎,接连演出16场。坐落在香榭丽舍大道南侧的圆点剧场,座无虚席,场场爆满。观众借助法文字幕,听得认真,看得投入,不时地对演员的精彩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法国前总统蓬皮杜的夫人在我国驻法大使举行的宴会上,高度赞扬川剧《白蛇传》“集世界艺术之精华为一体,唱腔、表演、舞蹈非常优美。”。法国《洛林共和者报》在《川剧,令人无比惊奇》中写道:“中国人的《白蛇传》与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一样,同属世界文化的精品。这次演出,让我们再一次发现当年让卓别林、布莱希特、杰拉·菲利普激动不已的中国戏曲艺术!”
 




    陈巧茹不仅文武双全,而且中西合璧,既擅演传统经典,又能担纲移植外国名剧。1994年9月,陈巧茹随同成都市川剧院赴德国的希尔德斯海姆、明登、科隆、阿伦、马尔、特罗依斯拉夫等8个城市,巡回演出《四川好人》计11场,密切了中德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2002年11月,陈巧茹随同四川省川剧院参加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美琪大戏院演出“巴山鬼才”魏明伦取材于《四川好人》,重新创作的《好女人·坏女人》,再度饰演剧中具有双重性别、双重性格的沈黛与隋达,荣获“白玉兰”表演奖。2006年8月,陈巧茹亲率成都市川剧院赴武汉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南方片),领衔主演著名川剧女作家徐棻根据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话剧《榆树下的恋情》改编的川剧《欲海狂潮》,荣获一等奖。 ! 
     陈巧茹功成名就,蜚声中外,心里常常萦绕着一种感恩情结。2002年10月,陈巧茹参加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在一次吃四川火锅的聚会中,邂逅暌违已久的陈国福老师。当着《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文化动态》几位随团记者,陈巧茹真诚地介绍道:“谢谢陈老师当年一句话,要不然,我还没有今天呢!”2004年4月,成都市川剧院举行“陈巧茹艺术人生专场”,陈巧茹在《青春涅槃》中一个人饰演郭沫若话剧《屈原》中的婵娟、汤显祖《牡丹亭》传奇中的杜丽娘、曹禺话剧《家》中的鸣凤等三个不同的艺术形象。演出前后及幕间换装,舞台上用投影电视介绍演员,其中有不少介绍陈巧茹与张光茹师徒合影的照片。陈巧茹一再表示:她永远不会忘记老师授艺之恩。这些珍贵的照片,也给观众留下深刻难忘的美好印象。
大胆探索川剧“出门”
 
最近,第七届巴蜀文艺奖颁奖大会在成都举行,泸州妹儿陈巧茹和其他获得美术、书法、戏剧、杂技、音乐等奖项的百余位艺术家先后登台领奖。折射出我省文艺创作繁荣的图景。“巴蜀文艺奖就好像是四川文艺的一个‘风向标’,从中不仅可以窥见3年来四川文艺创作的成果,更显示艺术家们的创作走向。”省文联党组书记蒋东生如实说。
        本届巴蜀文艺奖,川剧《马前泼水》获得戏剧类金奖,,探索出了川剧发展创新的新模式,陈巧茹功不可没。
      近年来,对于部分艺术院团而言,剧目营销是一大薄弱环节。也因此,不少优秀剧目逐渐形成了首演冲奖进仓库的怪圈。如何走出这个怪圈,让优秀剧目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赞助买单、以销定产、制作人……近两年,四川戏剧人在陈巧茹的带领下,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念响“生意经”,让优秀剧目走出仓库,走向观众。

为了川剧《马前泼水》走出院门,成功上路,2010年3月,主演陈巧茹专门成立了“陈巧茹剧目生产实验工作室”, 成为川剧历史上第一个制作人。“我就像个大管家,要找资金、找项目、找市场”。为了打响工作室的第一炮,陈巧茹不仅自己出资,还向银行贷款近30万元,开始试水“川剧制片”,以项目制方式生产出新编川剧《马前泼水》。“工作室打破了守着剧场窗口卖票的单一路径,而是以进高校、进乡村等方式走出剧院,扩大观众群,用多渠道营销拓宽川剧市场。向高校、企业等抛出橄榄枝。”陈巧茹告诉记者,两年多来,《马前泼水》先后在全省各地的剧场、学校、社区上演了60多场,早已收回了成本。
  前不久,泸县县政府会议中心座无虚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这是应泸县文体广电局邀请,成都市川剧院的艺术家们为泸县观众奉献了一台精彩的传统川剧《马前泼水》。崔氏则由泸州妹儿陈巧茹扮演,剧中,陈巧茹的精湛表演让人大开眼界,如痴如醉,也让人看到了传统戏剧的魅力所在。
制作人的出现,无疑突破了创作靠拨款、演出等资金的瓶颈,为川剧带来了新的生产营销方式,也让沉寂多年的川剧步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出生川剧世家的陈巧茹,从13岁登台挑大梁到现在已经几十年了,在很多川剧爱好者的眼中,她已经是榜样,是骄傲了。陈巧茹在艺术的路上却从没有止步。陈巧茹说:“在我最困难和最艰难的时候,都是川剧在支持我。这一生也注定嫁给自己喜欢的川剧事业。”
进入2013年春天,川剧制作人陈巧茹又开始了自己新的一轮攻坚战,这天一早,她拨通川剧著名编剧徐棻的电话,商谈新戏《卓文君》的剧本。陈巧茹剧目生产实验工作室又想在这部戏上谱写新的华章了。
“梦想不是空想,是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比别人更加努力,你才能离你的梦想越来越近。”陈巧茹的话朴实深刻,让人看到了这位泸州妹子对艺术对人生的远大抱负。
 
相关链接:
 
川剧《马前泼水》剧情介绍:
 

川剧《马前泼水》剧照
 
 
“马前泼水”本是一成语,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川剧《马前泼水》故事改编自元杂剧《渔樵记》。讲述的是汉代有一个叫朱买臣的人,家境贫寒,为求功名一心苦读圣贤书。他的妻子无法忍受家境如此清贫,主动要求与朱买臣断绝夫妻关系。后来,朱买臣学有所成,被封会稽太守,衣锦还乡。他以前的妻子见状,要求复婚。朱买臣泼水于马前,表示他俩的关系已是覆水难收,夫妻不能再合。跌宕起伏的情节,细腻的人物刻画,使其成为一部难得的川剧精品。新编川剧《马前泼水》是由国家一级编剧家徐棻编剧,著名戏剧导演任庭芳督导,王文训作曲,戏剧名角蔡少波、陈巧茹主演的精品川剧戏目。
阅读全文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13)不存在。
相关推荐

乌蒙山“小郎妹” 姜琳 站在村头瞭望世界

乌蒙山“小郎妹” 姜琳 站在村头瞭望世界
(图为姜琳在成都产品推介会上致辞)作者:初 旭 巍巍乌蒙山腹地的“郎酒之...

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走进太平镇关爱贫困家庭学生

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走进太平镇关爱贫困家庭学生
川南经济网讯 7月5日,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会长姜琳带队前往古蔺太平镇高笠村,对...

初旭:从乌蒙山深处走出来的品牌策划人

初旭:从乌蒙山深处走出来的品牌策划人
上世纪80年代初,地处乌蒙山深处的川南古蔺,有一位小青年,沐浴着浓厚的红色文化,...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 品酒是技术更是艺术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 品酒是技术更是艺术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在泸州浓香第一酒庄留影) 作者:初 旭 一场无休止的疫...

从文学到品牌 初旭从大山深处走来

从文学到品牌 初旭从大山深处走来
作者:陈锡烈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全国劳模袁志成 心系古蔺当“馆痴”

全国劳模袁志成 心系古蔺当“馆痴”
——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桂香文化博物馆”创办人袁志成作者:夏国...

古蔺雷亮 :用飞歌梦想 点亮人生希望

古蔺雷亮 :用飞歌梦想 点亮人生希望
——记2021年泸州市“十大最美志愿者”雷亮图文/丁政鑫 初识雷亮,是2...

“中国好人”陈西达

“中国好人”陈西达
川石 初旭万里长江与千里沱江,越过高山,跨过平原,披荆斩棘而来,在川南大地热烈地...

“辞书狂人”朱发平 呕心沥血书“长征”

“辞书狂人”朱发平 呕心沥血书“长征”
作者:初 旭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

“神雕侠侣”与泸州的樱花谷

“神雕侠侣”与泸州的樱花谷
(神雕侠侣袁钢与王小萍夫妇) 作者:初旭 走过雪山,流过草地,万里长江从十万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