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160万人书写旅游营销大手笔
2012-01-11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2011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次可望超过160万人次、同比增长52%。
这是1月6日召开的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公布的2011年我省入境游客量的数据。虽然距离震前的历史最佳成绩170万人次还有一段距离,但增长率却远远高于全国入境游平均增长水平。对此,省旅游局局长郝康理的解读是:“全省旅游系统形成合力,打出组合拳,达到了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
□本报记者 朱丽
2011年
用事件营销让全世界游客更关注四川
虽然未达到2007年入境人数170万的历史最佳成绩,但2011年前11个月,四川入境旅游者156.91万人次,同比增长59.9%,实现外汇收入5.33亿美元。这样的优异成绩,依靠今年我省重点开展的事件营销,增加了境外市场的关注度。
2011年4月,一场旨在“全面展示四川灾后重建成果”的“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阿坝水磨镇举行,向全世界集中展示了灾后新面貌和中国应对灾害的能力,得到了参会嘉宾的高度评价。
2011年10月,省旅游局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推出了“‘行摄365·画说四川’——中外摄影名家聚焦四川旅游系列推广活动”,在全国旅游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四川旅游的知名度、受关注度进一步加强。“十、百、千、万”(十大主题秀四川、百位名家摄四川、千名拍客游四川、万名摄友追四川)系列活动期间,德国摄影家、韩国摄影家、《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签约摄影师等纷纷聚焦四川,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和网络热议。
台湾市场的迅猛增速是驻地营销成功的一个例子,我省先后在台北设立了四川旅游体验中心、出版旅游书籍、进行专题宣传和开通旅游形象宣传落地网站。去年1-10月,我省共接待台湾游客24.13万人次,同比增长99.5%。
2012年
力争入境游恢复达到震前水平
去年底,《四川省“十二五”旅游宣传营销规划》正式出炉——这是四川省首次为“五年计划”制定的旅游营销规划。按照规划,我省将在“十二五”的5年时间里整合各地资源,以旅游主题、投放地、语种等分类,力争到2015年发行10个语种、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套旅游出版物;拟在10个主要客源地建立不少于15个四川旅游体验基地,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层次和年龄结构人群的消费特点、兴趣爱好、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精准的营销平台,实施客源地营销;成立四川旅游网络营销联盟,不断拓宽网上展示、网上推广和网上信息服务的领域,形成三维立体化的旅游网站营销联盟。
今年,我省将以客源地营销为实施理念,以事件营销和整合营销为主要工作方式,以全省21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骨干企业为实施主体,围绕“一条主线”、“十大活动”、“二十五个节会”、“N地促销”四项工作内容,实施网络在线营销、旅游书籍出版、客源地营销、影视制作传播和旅游资讯覆盖等境外营销“五大工程”。同时,还将建成驻外旅游代理推广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旅游机构的活动,加强与东盟及亚太地区的旅游合作,提升与国际旅游组织的旅游合作水平,带动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力争入境游恢复到170万人次,达到震前水平。

猜你喜欢

室内室外定位导航一体化“天翼-北斗”在四川成都试点成功


古蔺红·第三届大寨苗族乡旅游文化节开幕 百人直播团队扎场合


画家高文清:“鱼话”电影《老公去哪了》 助力影片“跳龙门”


凉山冕宁县委书记、县长王潇到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参访调研


大道无疆:南宁举办2019孔庙己亥年春季祭孔仪式


成都居民呼吁取消武侯区洗面桥横街72格奇葩斑马线


泸州森海农业公司与兴文毛叶山桐子种植加工综合开发项目成功签约


2012年泸州网络春节联欢晚会录制完成1月21日首播


贵州毕节:芦笙舞《飞笙踏月》竞夺九届少民传统体育运动会一等奖


张国祥:刀刻意愿情深注 金戈铁马纵江湖


“数通大生态·璀璨新征程”峰会泸州举行 共绘数字化赋能消费新图景

古蔺县启动"百媒百旅探秘采风行动" 真金白银引客打造文旅新标杆


古蔺县白沙场镇菜花文化旅游月盛大开幕 助推乡村振兴


数字赋能文旅创新 川琼携手共绘航天旅游新蓝图


《中国酱酒文明史》受到读者好评


《中国酱酒文明史》出版发行


《中国酱酒文明史》成中国酱酒之乡古蔺馆“镇馆之宝” 亮相2024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


2024四川省区域(泸州)文学创作研讨会在酒城泸州举行


四川省北斗赋能数字科技与四川交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酱酒文明史》正在征集联合出品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