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资讯

杨光英:总有一种温暖感动你

2020-02-03 本站作者 【 字体:


作者:杨光英
 
    一场突如其来的病魔席卷了武汉,注定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

    在新型肺炎疫情阴影下,有许多温暖的瞬间让人感动——
    白衣天使再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逆袭”武汉、驰援武汉。
    “无论生死,不计报酬!”“用我齐腰长发,换你健康平安。”“在疫情和病毒面前,说不害怕是骗人的,但既然选择了这一行,穿上了这身白大褂,即使再危险,我们也得往前冲。”有多少像钟南山这样年事已高的医务工作者,又有多少80后、90后的医护站在最危险的前沿;还有像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也冲锋陷阵的医院领导,在疫情中“逆行”的30多天里,张定宇往往每天只睡两小时,接无数电话,高低不平的脚步在医院走动忙碌。他们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他们用生命守护着自己神圣的职业,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
    “来,把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抓紧穿戴好,我们准备进重症室了。”“一、二、三,报个数,我们要去和疫魔‘斗法’了!” “每一份报告单都记录着患者病情,我们一定要收好!” 护士们值班四班一轮,除夕夜也不例外。他们不分年龄大小、不论男女有别,每人每天至少在重症监护室连续工作6小时。你看,她脸上留下深深的“最美印痕”,要用创可贴。面对镜头,她说:“名字就不说了,怕我爸妈担心”……
    在泸州的乡镇,大年三十,镇卫生院就召集乡村医生开会布置了紧急预案,作为乡村医生的弟弟春节联欢晚会还没结束,就在亲友群通知,取消每年正月初三的亲友聚会。也是乡村医生的弟媳,从大年初二开始,每天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手套、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发放新型肺炎和疫区返乡人员健康监测告知书,每天对湖北回村人员进行两次体温检测,要坚持两周。一些老年人感冒的症状与肺炎相似,她要在群里讨论,很紧张,很累……
    “我知道那一天天救护,让你累得身心憔悴。我不知你的防护衣下,身躯可被病毒包围;我不知你的口罩后面,脸上是否藏着泪水。……让我们用生命体会,让我们想一想、看一看,你有多美?” 许多人唱着歌曲《你有多美》,我们也流出了敬佩感动的泪。
     国家有难,愿做贡献。在澳洲从事牙医工作的华人昌鸿,听闻疫情后,他将公司储备的15万只医用外科口罩捐献出来;她匆匆放下200只口罩,向民警说了句“你们辛苦了!”之后便转身离去,留下冬日里的温暖背影。一个普通农民,交了两千元特殊党费;一个残疾人,捐了女儿过年孝敬他的一千元;一个小学生捐了两年的压岁钱。有些团体自发组织捐款,还有很多大小企业,在停工停产的情况下,还捐款捐物。
基层干部,为了做好群众的防疫工作,有的放弃一年才回家看望父母的假期;有的不顾自己的脚伤,由丈夫背着去做防疫工作;有的把几个月大的孩子留给父母带,有的不怕山高路远冒雨做宣传。
     许许多多公安干警和志愿者,或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奋战,或冒着严寒在高速路口给过往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或在服务群众的路上奔波……
普通群众,听从政府号令。在这艰难时刻,他们选择留守。“去年父亲刚刚病逝,如果我不回去,只有妈妈一个人过春节了,难免会有些落寞,不过我还是选择退票。”“提前退了一大家人旅游的机票”“正月初四,我们的婚宴取消”……大家只为一句:“做自己能做的,不给国家添乱。”
     好朋友的口罩没卖高价,陈老师只买两个,他说:“我知道这次疫情的严重性,口罩现在很稀缺,我一个七十多岁的人了,不能做什么,每天不出门,就当是为国家做贡献了,把口罩让给更需要的人!”
     我们不可能像医务工作者那样去救死扶伤,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为抵抗疫情做出贡献。
     有不惧感染的记者深入各医院,及时报道病情;有社区基层工作人员主动担起责任,为楼道消毒、给打堆聊天的老年人做工作。农民工老张是武汉火神山医院项目的基层民工之一,他在工地没有熟人,听说医院急需施工人员后就在第一时间打的到工地现场报名入职。基层的艺术家和作家,用书法、绘画、作词作曲、诗文等形式抗击肺炎病毒,护佑祖国和人民安康!
     有的在微信群里倡议:“朋友们,醒醒吧,不要哀嚎在家里难受,你所说的无聊就是前方医务人员和在岗人员期待回到的家。请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在家自我隔离!……如果有能力,请给国家捐款捐物,如果没能力,请做好自我隔离,利用空闲时间看书、学习、听音乐、打扫卫生、学厨艺、辅导孩子功课等,都是为国为家做贡献。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拿出炽热的爱国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待到春暖花的时候我们再欢聚!”
    这个春节在被疫情笼罩的同时,也处处充满着温情,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公安干警,无论是基层领导还是普通群众,无论是华人华侨,还是不知名的网友……困难当头,总有一种温暖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充满希望。

 作者介绍: 杨光英,四川泸县人。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坚持业余创作30多年,有数百篇散文在各级报刊发表,合著《逝水留香》,出版个人散文集《心境向暖》。
来源:川南经济网www.chuannane.com 


阅读全文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13)不存在。
相关推荐

“数通大生态·璀璨新征程”峰会泸州举行 共绘数字化赋能消费新图景

“数通大生态·璀璨新征程”峰会泸州举行 共绘数字化赋能消费新图景
川南经济网讯(初旭)4月25日,由元恒数通(四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四川卓玛...

古蔺县启动"百媒百旅探秘采风行动" 真金白银引客打造文旅新标杆

古蔺县启动"百媒百旅探秘采风行动" 真金白银引客打造文旅新标杆
川南经济网讯(初旭)4月24日,“解码红绿金·醉享古蔺韵”2025百媒百旅探秘采...

古蔺县白沙场镇菜花文化旅游月盛大开幕 助推乡村振兴

古蔺县白沙场镇菜花文化旅游月盛大开幕 助推乡村振兴
川南经济网讯(初旭)古蔺县白沙场镇,一片金黄的花海在春风中摇曳,吸引了无数游客的...

数字赋能文旅创新 川琼携手共绘航天旅游新蓝图

数字赋能文旅创新 川琼携手共绘航天旅游新蓝图
——中国旅游集团西南分公司与四川省北斗赋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冕宁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中国酱酒文明史》受到读者好评

《中国酱酒文明史》受到读者好评
最近,初旭先生所编著的《中国酱酒文明史》公开出版发行,在众多白酒书籍中脱颖而出,...

《中国酱酒文明史》出版发行

《中国酱酒文明史》出版发行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2日电 (邹立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饮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

《中国酱酒文明史》成中国酱酒之乡古蔺馆“镇馆之宝” 亮相2024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

《中国酱酒文明史》成中国酱酒之乡古蔺馆“镇馆之宝” 亮相2024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
西部旅游网讯 (文谊) 书酒同行,文化酱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一场盛大的酒文化...

2024四川省区域(泸州)文学创作研讨会在酒城泸州举行

2024四川省区域(泸州)文学创作研讨会在酒城泸州举行
川南经济网讯(周小平、初 旭 李定林 摄影报道)12月7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创...

四川省北斗赋能数字科技与四川交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四川省北斗赋能数字科技与四川交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川南经济网讯 12月5日上午,四川省北斗赋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省交通运输集...

《中国酱酒文明史》正在征集联合出品单位

《中国酱酒文明史》正在征集联合出品单位
川南经济网讯 最近,由资深媒体人、品牌策划人初旭执笔编著的《中国酱酒文明史》一书...